戴蓉,本科就读于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就读于延安大学。现拟录取为上海大学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1.9获“国家奖学金”
2021.6“聚焦前沿·交叉共融·求实创新”延安大学2021年研究生学术论坛获二等奖
2020.10获“国家奖学金”
2020.9第十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018.9“建行杯”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2017.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三等奖
2016.10全国大学生”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校三等奖



学历不过是“修炼”能力的平台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考博,戴蓉一直在追求个人能力的提升,她认为学历只是提供“修炼”能力的平台。作为一名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锻炼快速发现问题并且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更加重要,在遇到事情后,脑子能够快速反应且备有多条解决方法及改进方案,这是个人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当谈及学习各个阶段有何不同时,戴蓉表示本科期间可能仅是满足于完成学业课程,本科阶段的学习更像是通识教育,处于打地基阶段;硕士阶段的学习专业性更强,开始聚焦于某个领域的某个问题,从而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除学业课程外,接触的项目课题也越来越多,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完成,甚至需要独自主持科研创新项目;博士阶段则更为专业化,研究方向与问题更加细化。
和自己较劲
“女生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不行,你就这样了”,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无法搬动的大山。当负面否定的言语袭来时,戴蓉早已习惯性地战略藐视,左耳进,右耳出,战术上却十分重视,她会用实际行动将诸如此类的偏见一一“怼”回去。她不仅会“怼”持有偏见的人,也会和能力不足的自己较劲,戴蓉表示当选定去走一条路时,就会秉着十分的勇气和坚韧,“和自己硬刚”。读研期间,一个人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是常事,经常连续数天通宵加班,累了就铺个瑜伽垫就地休息,调好闹钟,半小时响一次,醒了就去取实验样品,天天如此,循环往复。戴蓉表示未来想进高校或科研所工作,如果以后有机会可能会继续进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努力是不二法门
如今戴蓉虽处于拟录取状态,但她已然参与到课题组的项目,参加每日腾讯会议,每周组会,每阶段任务,工作量越来越大,时间安排也更为紧凑。如果涉及专业知识盲区,还需要“加班加点”恶补,这样才能短时间内高效率完成工作。压力像极了五颜六色的气球,稍稍磕碰,便会瞬间炸开,而戴蓉则以运动之名,将压力尽数释放。在压力膨胀数十倍的当下社会,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在被迫成长,戴蓉表示尽自己最大努力即可,减少外界负面声音,找好自己的定位,坚持到底。当谈及向学弟学妹分享学习经验时,戴蓉认为弟学妹们目前正处于知识积累阶段,需要打好基础,筑牢根基。尤其对于打算考研的学生而言,准确定位才不会迷失在考研的浪潮里,“然后没别的,就闷头苦学,多做题,多背,考高分”,努力才是直抵成功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