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追寻毛主席转战陕北的伟大革命历程,近日,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丹、执行院长赵雪伟、指导教师与2021级美术学国画专业学生27人,赴绥德县陕北常二娃艺术写生基地、吴堡县岔上镇人民政府写生基地进行为期10天的国画写生教学活动。

刘丹为学生指导绘画

赵雪伟携师生赴黄河二碛写生
为保障此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赵雪伟提前与吴堡县岔上镇人民政府镇长郭永兵就此次课程的教学形式与专业需求进行了沟通与协商。为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随行指导教师先后考察了吴堡县毛主席东渡纪念馆、黄河二碛、黄河奇石博物馆、郭家沟、蟠龙古镇文化街、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厂、吴堡石城等写生去处,并就基地的交通状况、住宿条件、食品卫生、就医保障、学生安全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师生参观毛主席东渡纪念馆

师生合影
写生过程中,刘丹、赵雪伟引导学生着重关注当地鲜明浓郁的黄河文化、沉雄激荡的革命情怀及生生不息的东渡精神。以1948年3月23日下午1时左右,毛主席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经典历史瞬间为导向,要求学生结合绥德及吴堡当地的地理风貌进行绘画创作,并作大量范画现场教学进行引导。同时设置课程讲座,集体评画、改画,红色文化研学等教学环节,严格要求学生纪律,大力保障教学质量。期间,教师张颢瀛携设计团队前往冯家岔村调研考察,打造独具村庄特色的环境艺术规划与文创产品开发,从艺术视角推进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助力乡村发展。

张颢瀛携设计团队考察

郭永兵携师生参观吴堡挂面厂
为充分发挥艺术推动乡村振兴作用,用美术作品展示乡村美景,赋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教师评选出十五张优秀作品驻足乡村,为吴堡县岔上镇人民政府“双百工程”产学研示范基地捐赠中国画作品,并在学生集体的见证下举行捐画仪式。赵雪伟、郭永兵、张海平、薛江泉等为捐画学生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

捐画仪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艺术与设计学院此次陕北国画写生之行圆满结束,不仅启发了学生对于红色题材作品的创作热情,更是坚定了艺术学院以追随毛主席革命精神为道路方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今后,艺术学院将继续在课程教学中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发扬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